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城乡供需 > 日常供需 > 打听个事 > 正文
    购物车
    0

    精准扶贫,蓬莱市将于年底前完成剩余746人脱贫

    李善奇     2017-08-10 21:33:39     浏览:2    回复:0    点赞:0
    发帖人:李善奇
    级 别
    贡献值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

    近日,围绕烟台市2017年全部实现高标准脱贫的目标任务,蓬莱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全市剩余460户贫困户、746人全部“销号”,4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和10个烟台市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脱贫“摘帽”。

    眼下,正是瓜果飘香的季节,而在北沟镇冶王村的一处山窝里,一颗颗果树上都挂满了琳琅满目的果实,不时穿梭的跑山鸡更为这里带来了几分灵动。这里就是为冶王村精心打造的扶贫项目“特色养殖种植示范园”。“ 依托农业,不能脱离农业,最后就是想搞这个集特色养殖种植于一体的项目 ,建立起一个特色养殖种植综合示范园。”市科技局驻冶王村第一书记夏成宏说。

    冶王村是省定贫困村,地处蓬莱市西南部的丘陵深处,交通较为闭塞,村庄的农业种植也一直维持在老路上徘徊,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不高。2016年蓬莱市安排各部门骨干人员入驻贫困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集全市之力实施精准帮扶。市科技局的夏成宏作为驻冶王村的第一书记,从上任开始,就与村两委从如何增加村集体收入、解决贫困户脱贫上做文章,通过走访调研,请教农业、农机、畜牧等部门的专家后,在村北一处废弃多年的荒沟内,建起了集旅游观光功能的“特色养殖种植示范园”,并与今年4月完工。

    “因为今年是产生效益的第一年,约3—5万左右,明年稳定下来后会更好一些。这个项目对我们贫困村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帮助贫困户脱贫来说,确确实实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夏成宏表示。

    今年,冶王村还针对村庄人口老龄化、年轻劳动力短缺的现实,建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方式运营,村民入股、村集体持大股,进一步增强村庄的造血功能。“这种方式,对岁数大的村民来说帮助尤为明显,把自己种不了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入股后年底可以分红。”北沟镇冶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锦田称。

    像冶王村这样的产业扶贫项目在蓬莱市的各贫困村均有实施。2016年以来,蓬莱市把产业发展、项目带动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对有资源的重点村、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有针对性的启动特色种植、生态养殖、光伏发电、旅游开发等50多个产业扶贫项目,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

    除了不断增强贫困村的造血能力,蓬莱市还持续加大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南王街道七里庄村果树种植居多,但近年来干旱少雨,果树灌溉成了难题。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先后为七里庄村投资300多万元实施节水灌溉项目,在村南、村北分别建成蓄水能力5万多立方米和1万多立方米的平塘各一座,铺设管道6000多米,解决了周边1000多亩土地灌溉问题。此外,据市港航局驻七里庄村第一书记孙勋长称,该村在方便老百姓浇地的同时,在水库搞起了淡水养殖、垂钓等项目,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今年以来,蓬莱市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建立与扶贫任务和本级财力相适应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机制和增长机制。今年,县级预算安排3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会同320万元烟台市级专项扶贫资金用于重点村产业项目发展和提升示范工程,为重点村“摘帽”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同时,蓬莱市下发了《关于建立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月报制 切实做好扶贫资金统筹工作的通知》,对部门财政涉农资金实行月报制,对用于扶贫的资金项目实行备案制,将加强涉农资金整合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已整合水利、农业、林业等各级行业部门涉农资金1510万元用于重点村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记者 杜晓丹 通讯员 杨国柱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以下内容由今日头条提供

    相关推荐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